【記者李泰/台中報導】眾所矚目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即將揭開序幕,首波試營運活動由「2025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 x 五金工業展(TiTE x IHT)」打頭陣,展期自10月21日至23日連續三天登場。這場匯聚全球五金產業鏈的重量級展會,不僅吸引海內外公協會組團參與,更是國際工業買主年度採購的重要行程,象徵著台中正式邁入「會展經濟」新時代。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由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歷經多年籌建,總樓地板面積逾5.8萬平方公尺,展館設計以「流線未來感」為特色,結合節能與智慧管理系統,是中台灣第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展覽場域。市府期盼藉此補足中台灣長期缺乏大型會展設施的缺口,讓企業無須北上或南下,即能在地辦理國際級展會。
首展「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 x 五金工業展」選在此舉行,更具象徵意義。台中向來是工具機與精密機械產業重鎮,被譽為「世界工具機之都」,五金產業年產值高達新台幣1兆元,占全台三分之一。此次展覽集結超過500家廠商、1,200個攤位,預期將吸引上萬名國內外買主參觀採購,為地方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市府經發局指出,會展中心的啟用將帶動「會展經濟」鏈效應。展覽活動能同時帶動旅宿、交通、餐飲、觀光等相關產業。根據經濟部評估,國際展會每吸引1名外籍商務旅客,平均可帶來超過5萬元台幣的地方消費效益。未來一年若能舉辦超過20場中大型展會,整體經濟效益可突破百億元,成為繼「購物節」與「爵士音樂節」後,台中觀光的第三大亮點。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的落成,對中台灣而言是跨世代的發展契機,但也伴隨挑戰與檢驗。首先是地理位置。會展中心位於台灣地理中心,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從高鐵、捷運到國道系統均相連,有助吸引全台與國際參展者。其次是產業聚落優勢。中部擁有完整的機械、精密、航太、醫療器材及綠能產業鏈,具備舉辦專業展會的產業基礎。再者,市府積極推動會展整合平台,配合台中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啟用後的國際航線拓展,未來可望提升海外參展便利性。其挑戰也不容忽視。國內展覽市場競爭激烈,台北南港展覽館長期為全台展會核心,南部亦有高雄展覽館搶占南向市場,台中如何建立差異化定位,避免淪為「區域型展館」,是首要課題。
另外,台中會展中心周邊配套仍待完善,水湳經貿園區的交通與住宿設施尚在擴充階段,大型展期可能面臨交通壅塞與住宿供應不足的問題。此外,吸引國際級主辦單位與品牌展進駐,仍需中央、地方與業界攜手長期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