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地獄惡名未改善 全國十大爛人行道台中佔八條

【記者官達里/台中報導】台灣交通行人地獄惡名一直存在,市議員陳淑華今(4)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2021年外國媒體報導台灣人行地獄後,迄今已快四年。檢視台中市人行道的問題,許多人行道狹窄的問題,變電箱、電信箱、消防栓依然佔據人行道。而今年內政部全民參與改善調查,全國十大爛人行道裡台中市佔了八條。

台中市議會今日進行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陳淑華說,2023年就要求盧秀燕應該要以專案計畫執行人行道暨環境整體改善,以專案預算來進行台中市的全面改善。只是當時盧秀燕竟然辯稱原有預算在建設局內就有,已足夠應付人行環境工程無需專案,否定專案政策。結果四年了,檢視下來,台中市竟然在十大爛人行道佔了八條,意指台中市不重視,沒有足夠預算來改善人行道才會如此。

陳淑華說,2021至2025年台中市人行道計畫的錢大多來自內政部國土署,包括台灣大道、忠明路進化路…等等,台中市並不是主要經費方,盧秀燕卻大肆攬功搶功。人行道是公有道路土地,只要有足夠的預算、計畫,就一定能夠達成人行道整體提升,令人感到失望的是盧秀燕政策錯誤,不願專案做,全民參與改善評選結果,狠狠打臉盧秀燕政策。

陳淑華、陳雅惠、蕭隆澤說,中央補助400億台中市是獲得最多補助的城市,但2026年底盧秀燕任期結束前,台中市的人行環境仍然無法全部完成該改善,主要就是因為盧秀燕一貫推給中央,台中市自己並沒有增加多少預算,欠缺全面改善的決心,才會4年了還沒完。陳淑華要求務必寬列經費,不要再拖延了,才能脫去行人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負面形象。

陳淑華再次主張,台中市政府應調查全市人行道現況,羅列所有損壞、過窄、凹凸不平等等,排序重建改善順序,應該做的都要做,徹底洗刷人行地獄,如果有下次評選,希望台中市人行道不再上榜。

謝家宜議員表示,全國十大爛人行道中有八條在台中,突顯出台中人行道改善的迫切。在北屯區的重劃區中縱使有規劃人行道,也常常有過於狹窄、障礙物阻擋、破損不平等狀況。謝家宜也說,市區有許多道路欠缺人行道的規劃,讓許多民眾常常只能走在道路上,險象環生,建設局除了改善現有的人行道外,也應該盤點急需建置人行道的道路,儘速規劃建置,友善人行空間。

陳俞融指出,台中市實體人行道嚴重缺乏,市府應提出具體建設時程,並建立將標線性人行道改為實體人行道的建設計畫,否則現況市民連走在馬路邊都是最危險的,只因為台中市的人行道覆蓋率嚴重不足。

市議員張芬郁指出,台中市人行道常被詬病行走不易,像是霧峰林森路就曾有多位民眾反映地磚高低不平,後經區公所會勘後適時改善。另外張芬郁表示,近兩年台中市雖獲中央核定169件人行道改善案、總經費達35億4,129萬元,但因缺乏與交通局協調停車區域,許多路段出現被機車占用的情況,導致行人難以通行,建設局應速盤點現有道路,還給行人友善安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