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生命的季節:中區慈濟脊損重建中心歲末回顧與小市集溫暖登場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歲末時節,是回望一年、也向前展望的時刻。中區慈濟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20日舉辦「『脊』刻啟程,點亮生命光芒」歲末回顧暨小市集活動,透過成果展與傷友手作市集,不僅呈現中心過去一年的努力,也向社會公開分享脊髓損傷者堅韌而璀璨的生命故事。生命教育講師陳柏瑋的演講更以真摯與幽默鼓舞現場傷友,引來熱烈掌聲。

本次活動由臺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臺中市彩光脊髓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彰化縣脊髓損傷重建協會共同協辦。台中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林英超表示,中區脊損重建中心邁入第三年,致力讓社會「看見中心、認識服務」。透過持續宣導、跨協會合作與深入社區的行動,希望走入更多家庭。他並指出,未來三年將以「病人為中心」為核心,建立更完整的整合醫療及復健照護體系,同時推動臨床與跨院區研究,結合教育與社區服務,深化人文關懷與生命教育,讓社會更加理解、支持傷友。

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陳明慶指出,脊損意外常發生在平均27歲的人生黃金階段,對個人與家庭衝擊巨大。提供即時、長期而完整的照護,不僅能提升傷友生活品質,也象徵為他們「重啟希望」。慈濟醫療志業自112年起在北、中、南、東四大院區成立「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逐步形成跨科別整合照護模式,由泌尿科、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等團隊攜手,提供從急性期至長期復健的一站式照護,並透過研究與創新治療方案,朝向國內脊損照護典範前進。

個管師徐易霞在年度成果報告中,呈現跨區、跨團隊合作下的亮眼里程碑,包括549人次義診服務、26人次友善就醫協助、以及多場醫療講座、生命教育課程與社區活動。講座內容涵蓋泌尿照護、糖尿病管理、傷口照護、營養與骨鬆預防等實用主題,讓傷友與家屬能掌握生活照護知識。同時團隊也深入偏鄉家訪與往診,以更貼近需求的方式陪伴傷友。

生命教育講師陳柏瑋以過來人經驗分享最能引起共鳴。他11年前因車禍導致頸髓5至7節損傷,從全身癱瘓、失去手部功能,到靠著毅力重新拿起畫筆、在校園分享生命故事,甚至成為輔具醫材顧問。他說:「勇氣,不需要站起來才能擁有。」他更感性地表示:「家人永遠不會放棄你,孝順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好自己。」他鼓勵傷友不要封閉太久,要為自己、也為家人活得更快樂。

活動中的「傷友小市集」呈現多樣手作與食品,包括金縷藝樹、藝點亮身障培訓中心、藝術氣球、苔球飾品、法式布蕾、手工皂、手繪包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傷友的心血與熱情。院區大廳也展示脊損重建中心的常設畫作展,一年內展出超過70幅畫作,並成功售出多件作品,讓社會看見傷友的藝術能量,也改變大眾對身障者的想像。在歲末的溫暖光芒中,這場活動不只是回顧一年成果,更象徵著重新啟程。每一份創作、每一段故事,都在提醒我們——生命的韌性,永遠比想像中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