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暨港澳著名音樂人傾情打造媽祖題材精品
陳思思莫華倫龍紫嵐羅心汝聯袂演繹
第十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湄洲島隆重舉行,經過一年多時間,由海峽兩岸暨港澳多位著名音樂人和製作團隊精心創作打磨的媽祖題材作品《大愛是風光》MV正式發佈。
媽祖歌,世界聽。這一原創歌曲由在業界享有盛譽的貞堯仔、章紹同作詞、作曲,邀請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歌手聯袂演繹。陳思思、莫華倫、龍紫嵐、羅心汝加盟。作品力求以「天下」視角,拓展提升媽祖題材創作表現力和國際傳播力,以敘事創新彰顯媽祖文化、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

詮釋大愛、演繹大美、體現大氣。深耕北京和香港等地的拍攝製作團隊,在考察湄洲島、九鯉湖、東岩山和莆陽福道等人文勝跡,並調研莆田木雕、莆仙戲等非遺傳承基礎上,從京城媽祖文脈「莆陽會館」和16家媽祖文化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切入,力求以「天下看媽祖」宏闊視野,闡釋「媽祖走天下」深邃意涵。為深化兩岸交流融合、共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出品方特邀著名歌唱家陳思思、在海外有廣泛影響力的香港歌唱家莫華倫、演唱《七子之歌》成名的澳門青年歌手龍紫嵐、來自台灣的新生代歌手羅心汝一同參與。為創精品,在錄音棚通過樂隊演奏錄音等,以求最佳效果。


今年5月,《大愛是風光》MV在湄洲島開機拍攝。
陳思思曾隨「心連心」藝術團在湄洲島演出,此次重訪倍感親切。她表示,媽祖文化廣傳世界,促進和平與發展,願借歌聲傳遞真、善、美的價值。
莫華倫曾走訪過多地媽祖廟。來到湄洲島,他立於鵝尾山上,眺望碧海藍天,不禁沉醉高歌。他說:「比風光更打動我的,是媽祖的大愛精神。」
澳門青年歌手龍紫嵐,曾在澳門回歸20週年時與陳思思合唱《七子之歌》。此次再度合作,她激動不已。在媽祖祖廟朝天閣上演唱時,她動情地表示,澳門之名與媽祖淵源深厚,自幼聆聽媽祖故事,此行使她更感文化親近。作為一名對外文化交流使者,她願向世界傳播媽祖文化。



台灣歌手羅心汝就讀於集美大學。她說,此次有幸參與拍攝,令她深切體會到「兩岸一家親」的血脈深情。
從香港旅居阿聯酋的姐妹——13歲的杜在浠和11歲的杜在宸在母親陪同下,不遠萬里,專程前來客串。在湄洲島蓮池沙灘,她們與朝陽相映成畫。
媽祖文化是全世界的寶貴文化遺產。2024年,在媽祖信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代表作名錄」15週年之際,湄洲日報社派出16組記者,全景聚焦分佈於10個省(直轄市)的16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媽祖宮廟。這些「國字號」媽祖文化地標悉數進入MV鏡頭裡,直觀、立體、多維凸顯大愛是風光主題。
來源:湄洲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凌燕 卓晉萍 劉永輝 朱志敏/文 蔡昊/圖
首顆海風海浪探測衛星正式命名
「媽祖號」閃耀「海上女神」時代之光
中國氣象局此前發佈的「媽祖(MAZU)」方案 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共鳴
11月2日在莆田湄洲島舉辦的第十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上,首顆海風海浪探測衛星正式命名為「媽祖號」。「媽祖號」不僅是一顆衛星,更是守護航運、漁業等安全的蒼穹「千里眼」,能實時監測海洋風浪狀況,為開展海洋和氣象預報、促進海洋資源開發、服務海洋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

媽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出生於福建莆田,公元987年因救助漁民而不幸遇難。她觀天象、知氣候,救海難、護平安,被譽為「海上女神」。在古代航行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媽祖故事傳說給航海人以搏擊風浪、無畏前行的精神力量。
「媽祖號」衛星的命名,寓意深刻。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原主任林明森介紹,媽祖精神在海洋方面體現的是海上救災。海洋衛星具有高、快、寬、全優勢,能夠進行大量多要素的探測,在海洋減災防災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深入挖掘並闡釋媽祖文化內涵,發揮其在建設海洋強國中的獨特作用。研發的「媽祖·海浪」模式,首次替代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製的海浪模式,並成功在國際推廣應用。去年,在第九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舉辦期間,自然資源部正式向全球開放「媽祖」系列模式源代碼,有效提升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洋防災減災能力,為海洋預報業務發展、海洋科學研究等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據悉,媽祖文化在我國現代科技中的應用範疇不斷拓展。今年7月,中國氣象局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迅速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共鳴。「MAZU」四個英文字母,分別對應多災種(Multi-hazard)、預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的首字母。
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指出,媽祖文化與聯合國全民早期預警的理念高度契合,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該方案旨在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定制化預警系統及中國防災減災經驗。他表示,「媽祖(MAZU)」方案的提出,也標誌著我國從全球氣象治理的積極參與者轉變為重要議程的貢獻者和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彰顯了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務實行動與大國風範。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公歷3月23日,為世界氣象日農曆三月廿三則是媽祖誕辰日,這一時間上的巧合也呼應了文化傳承與科技使命之間的內在聯繫。
(來源:湄洲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凌燕 黃國清 卓晉萍/文 蔡昊/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