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智銘/台中報導】 曾被譽為「全國最大夜市」、台中觀光名片的逢甲夜市,近年來面臨高額租金及消費習慣轉變的嚴峻考驗,昔日風光不再,沒落危機浮現。知名店家如「好好味港式菠蘿油」因不敵「租金漲兩倍」而歇業,加上有髮廊控訴房東強漲1.5倍租金並涉及逃漏稅等爭議,都讓各界憂心,這是否只是逢甲商圈走向衰退的「冰山一角」。
漲租風暴 店家難撐 「菠蘿油」與「髮廊」的無聲抗議
本月初,深受在地人與觀光客喜愛的「好好味港式菠蘿油逢甲店」在店門口高掛「租金漲兩倍 做不下去」的招牌,宣布永久歇業。這間自2013年進駐逢甲商圈的知名美食,其結束營業的震撼彈,迅速引發網路熱議,凸顯了夜市高租金的困境。
無獨有偶,鄰近逢甲商圈智惠街的一間經營五年的髮廊,近日也突然搬走,並在店面掛上紅布條,控訴房東「漲租1.5倍,協助逃稅,簽約需要高額保證金」。知情人士透露,房東將原本月租8萬突然喊漲到12萬元,若要維持9萬租金,則要求租客找人頭分層簽約並支付30萬元保證金,讓業者不堪負荷。這些「無聲的抗議」如同警訊,揭示了逢甲商圈店家與房東間日益尖銳的矛盾。
議員揭露:蛋黃區月租22萬 房東「寧空不降」
台中市議員林祈烽日前於議會質詢時指出,逢甲商圈的租金高得驚人。他表示,蛋黃區店面月租行情高達22萬元,週邊蛋白區也有5萬元,夜市小吃業者每年要支付房東兩三百萬元的租金,即使是天天排隊的店家,也不見得能夠撐得住。
林祈烽更憂心指出,部分房東採取「寧願空屋,也不願調降租金」的態度,導致空屋率攀升,商圈特色消失,人潮不再。他以10年前的逢甲福星路為例,當時車子根本開不進去,但如今許多店面空著,路邊停車買烤玉米已非難事,反映出人潮大幅衰退的窘境。
沒落原因多元化:高租金、價格高、同質性高
其實逢甲商圈沒落的徵兆早在去年就浮現,更有網友歸納出逢甲夜市的沒落並非單一因素造成。除了令人咋舌的高租金外,也包括以下因素:
消費價格上漲:過去夜市以平價小吃吸引人潮,但現在許多價格提高,甚至「比在餐廳用餐還貴」,讓消費者覺得不划算,寧願轉往百貨公司或餐廳。
氛圍與特色消失:許多傳統小吃店收攤後,取而代之的是租金昂貴,或與夜市氛圍不符的娃娃機店、算命攤,甚至「四面佛」大量進駐,導致街道昏暗,「逛起來氣氛詭異」,缺乏新意。
同質性高與消費習慣改變:重複的小吃攤過多,加上消費者更傾向在有冷氣的環境下購物用餐,或在網路上購物,使得傳統夜市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數據顯示,逢甲夜市在觀光署統計的「全國前10大最高人次主要遊憩據點」中,以728.9萬人次名列第9名,已落後於同在台中的一中商圈(1018萬人次,全國第一)。
振興待解:市府補助恐成杯水車薪
林祈烽呼籲市府不能再消極不作為,要求比照補助夜市的待遇,協助商圈業者採購或改善設備,如油煙處理、淨水或油脂截流器,以降低營運成本。他也點出,市府每年編列幾百萬元的補助預算,分給每單位僅20萬元的作法,效果有限。
他更建議市府借鏡知名企業的行銷手法,如知名蛋黃酥店免費發飲料、搭帳篷服務顧客等,並將台中購物節省下的千萬代言預算,挹注到逢甲等商圈,甚至邀請購物節大使舉辦異國快閃特賣活動,以具體有感的政策提昇消費潮。
儘管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表示,政府有責任振興經濟,而商圈也應努力發展特色、強化宣傳。然而,面對房東「寧空不降」的硬態度與店家大量出走潮,逢甲夜市能否擺脫「下一個臺北圓環或高雄新崛江」的宿命,考驗著市府與商圈自身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