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官達里/台中報導】電子遊戲場成為許多年輕學子與親子家庭的休閒去處,然而,市議員陳俞融、陳淑華、陳雅惠、謝家宜、張芬郁、蕭隆澤於今日(17日)財政經紀業務質詢指出,接獲民眾陳情並深入調查後發現,市面上的電玩機台內容竟普遍使用簡體字,恐對青少年世代的文化認同與文字使用習慣造成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形成文化統戰的破口。要求政府,應正視此問題,將機台文字使用納入管理規範。
陳俞融提到,根據市府統計資料,目前台中市共有172家合法登記的電子遊戲場業者,遍布全市。其中,更有至少5家是附設於人潮眾多的百貨商場或大型購物中心內,這些地方都是親子休閒的主要場所 。然而,這些合法場域內的遊戲機台,從操作介面到遊戲內容,卻大量充斥著非台灣慣用的簡體字與中國式的網路用語,走入這些遊樂場,讓人產生置身中國的錯覺。
陳俞融說,電玩機台本質就是一種文化傳遞的媒介。當青少年在遊戲中反覆接觸簡體字與其背後的文化符號,無形中會降低對繁體字的敏感度,甚至在日常書寫中產生混淆,這是一種不易察覺的文化入侵。陳俞融強調,文字是文化的核心,市府不能對此現象坐視不管。
陳俞融表示,市府現行針對電子遊戲場的稽查,根本是「只管安全、不管內容」。經濟發展局的查核項目洋洋灑灑,全都圍繞在硬體與行政規範 。如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消防安全、營業場所是否符合距離規定等硬體與安全規範等。
陳俞融指出,根據經發局歷年電玩機台的稽查紀錄,111年共稽查了430家次,結果僅開出8件違規 ,112年稽查410家次,開罰3件,113年稽查385家次,開罰3件。而細看違規態樣,全部是「未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未辦理營業面積變更」、「陳列未經評鑑之機台」或「未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等行政或安全疏失 。稽查人員對於機台螢幕上顯示的簡體字內容,完全視而不見。
陳俞融提到,經濟部也於昨日公告修正《電子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場管理辦法》,要求電子遊戲機全面使用「正體中文」,以及增加智慧財產權切結書制度,以強化業者自律,台中市府不可再慢半拍。
陳俞融表示,市府的應對措施卻僅是「已對業者展開宣導,並請業者預為因應」,根本是把責任推給中央,讓台中市陷入長短未知的文化統戰空窗期。難道在這段中央修法期間,市府就要繼續放任簡體字攻佔台中市民及孩子的娛樂生活嗎?。
陳俞融要求市府不能再以權責在中央為由,對此現象消極以對!盧市府應拿出保護本國文化的決心,與相關單位研議,建立台中市的自治條例或管理辦法。比照所有在台灣販售的商品皆需有繁體中文標示的規定,要求在台中市營業的電子遊戲場,其機台必須提供繁體中文介面。讓市民在享受娛樂的同時,也能確保下一代的文化認同與識字教育,不被來自境外的統戰思維所侵蝕。
經發局長張峯源也回應,經濟部公告修正《電子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場管理辦法》,會跟經濟部密集協商,市府也會同步做修正,後續有法規依據可以裁罰,會依法執行,而在商品標示法有規範,所有商品必須用正體中文標示,會引用此條法律精神,把電子遊戲機視為商品概念,來進行管理。
陳淑華指出,中國全面滲透台灣文化、生活、經濟統戰。簡字標示是檯面上看得到的,影響文化、邏輯、生活習慣。但除此之外,有非常多進口中國製產品來台,剪標貼牌,以假台製產品在台販售。近期最離譜的是台北市採購機器狗明明中國製,李四川副市長還出面大外宣,除了假台貨還被貴8倍。陳淑華要求台中市政府應有效管理,不要傻乎乎的用了一堆假台製的中國產品。
市議員陳雅惠批評,台中市政府任由簡體字出現在合法遊戲機台,已嚴重損及公部門形象與文化自信,形同自貶格調。她呼籲市府全面清查,訂定「正體字使用原則」,展現對本土文化與語文尊重。
謝家宜議員表示,經濟部公告修正《電子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場管理辦法》,要求電子遊戲機全面使用「正體中文」,臺中市政府應該趕快跟上,正視目前遊戲機多有使用簡體中文、易造成消費者混淆問題,建立相關作業稽查流程,保障消費者識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