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塔爾寺 藏傳佛教聖地 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群

青海塔爾寺為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聖地,該寺文物極為豐富,為一座藝術的寶庫,也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

八寶如意塔。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創建於明朝,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塔爾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寺廟的建築涵蓋了漢宮殿與藏族平頂的風格,組成一座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群。
主要建築有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四大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最盛時有僧侶3600多人,如今有700餘人。
該寺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和欠巴紮倉,研習佛學和藏族語言、文字、天文、曆算、醫藥、舞蹈、雕塑、繪畫、建築等各方面的知識,還有印經院,印製藏文經典及各種著述。

大金瓦殿的金頂。

走進塔爾寺前廣場,可以看見八寶如意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一個佛龕,裡面藏有梵文。許多信眾入寺前,都會先在八寶如意塔前,行大禮跪拜。
大金瓦殿,位於全寺正中。藏語稱為「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築面積為450平方米。初建於西元1560年,後於西元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為金頂,形成了三層重簷歇山式金頂,後來又在簷口上下裝飾了鍍金雲頭、滴水蓮瓣。由於在整修,並未開放。

小花寺種植菩提樹。

小金瓦寺又名為護法神殿。初建於明朝,寺中迴廊陳設野牛、羊、熊、猴等標本。據說,這些走獸標本,象徵一切惡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邊有一匹白馬標本,相傳是三世達賴喇嘛從西藏拉薩到青海塔爾寺騎的。後人把它當神馬,和家神陳列供奉。
大經堂是土木結構的藏式平頂建築,是塔爾寺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其建築面積近2千平方米,是擁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經堂,初建於西元1606年。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誦經的地方,堂內設有佛團墊,可供千餘喇嘛集體打座誦經。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傳統藝術、裝有銅製鎦金的金鹿法輪、各式金幢、寶瓶、寶塔、寶傘和倒鐘等。遠眺平頂,金碧輝煌,給人以威嚴之感。

小金瓦寺。

小花寺又名長壽佛殿,是為七世達速喇嘛念長壽經而建的,故名長壽佛殿。正面為硫璃磚牆突出的小門,玲瓏別致,院內種有菩提樹,樹葉茂盛。殿內塑有釋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層層重疊,佛龕背景,雕木繪金。手工雕飾精湛細緻,是塔爾寺木刻藝術的結晶所在。其外形為二層代簷廊重簷歇山頂、屋頂四角翹起,斗拱精巧明快,猶如一幅優美的木雕畫圖。

印經院。
參觀塔爾寺遊客絡繹不絕。

塔爾寺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和欠巴紮倉,研習佛學和藏族語言、文字、天文、曆算、醫藥、舞蹈、雕塑、繪畫、建築等各方面的知識,還有印經院,所印藏文經典及各種著述,暢銷藏區各地。
塔爾寺內收藏有大量鎏金銅佛像、銅佛像、金銀燈、金書藏經、木刻板藏經、法器、靈首塔、禦賜匾額、壁畫、堆繡等文物。其中壁畫與堆繡、酥油花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

酥油花作品。
酥油花院。
醫明經院。

壁畫多以礦物顏料畫在布幔上,內容主要為經變、時輪、佛等。堆繡是用各色綢緞、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繡成佛、菩薩、天王、羅漢、尊者、花卉、鳥獸等圖案。堆繡包括刺繡和剪堆兩種,其內容題材大多來源於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酥油花就是該寺藝僧將結凍的酥油,放在手上,用心一點一點慢慢雕塑而成,是塔爾寺獨有的一種高超的油塑藝術,寺內特別設立酥油花院,專門展示僧侶們的酥油花、堆繡作品。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燈節時,藝僧會將精心製作的酥油花,拿出來在寺內展出,成為一年一度的寺內盛會。

青海自然資源博物館 展示資源魅力 守護生態和諧

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是中國國內,首家以自然資源為主題的省級博物館,以形神兼備的展覽體驗,融合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具有科學性傳播、數位化展示、即時性線上等特色。

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

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位於西寧市城西區海晏路75 號地礦科技園,總建築面積7510平方米,其中展廳建築面積5747平方米,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位於西寧市城西區海晏路75 號地礦科技園,總建築面積7510平方米,其中展廳建築面積5747平方米。
博物館展區共四層,包括序廳、地球科學廳、自然資源廳、人與自然廳、體驗大自然—自然旅遊資源體驗廳、礦物晶體廳和風雨歷程廳。

將青海省重要的樹種打造成原形呈現館內。
動物標本。
多媒體結合聲光展出。
地形、地質原貌
礦物原石。

將青海省從古至今所有的山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樣性、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全部要素,以多媒體、聲光音響、模型、標本,全融合展示的博物館,讓參觀者能夠在愉快的心情與解說下,很快就能夠體會出了山水林田湖草都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據悉,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以「起源、溯源、資源、本源」的理念,將展覽核心涵蓋為「科普萬物之始、探究高原奧秘、展示資源魅力、守護生態和諧」;打造形神兼備的展覽體驗,融合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準確而深刻地詮釋「大美青海,自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