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美食節集聚煙火氣

1 min read

「2024文化西城美食節暨消夏啤酒節」系列活動日前在西便門人文藝術公園正式啟動。
西便門小公園內,藏著一處幽靜之地:明北京城城牆遺跡西便門段,開幕式主會場就設置於此。星空屋包間點綴,精品啤酒加美食,駐場演藝展現獨特文化韻味;城牆周邊,遍佈著20餘個品牌展示位,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國際美食。公園的下沉廣場設立了特色餐飲區,推出由星級大廚主理的創意融合菜:有正宗西餐,還有龍蝦拌麵、日式鰻魚飯、泰式魷魚等美食可供選擇。


城牆腳下,還有「繪夢古牆,守護時光」兒童畫展、「投壺博弈 木射捶丸」古代遊戲體驗工坊、「慢享古城閱時光」帳篷書屋、無動力兒童樂園等一系列親子項目。城牆下方的一片小樹林被設計為「樹劇場」,遊客可坐在樹墩座椅上觀賞音樂演奏,別有意趣。
在「2024文化西城美食節」系列活動中,西城轄區內的街道和商戶舉辦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其中,老佛爺百貨舉辦法式風情節;牛街地區精品餐飲品牌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傳統美食;德勝消費季帶來優質餐飲福利;遊客還可以在北京坊的曼聯夢劇場品美食,看球賽。(張驁/文 西公/攝)

舒適慢行 出門見綠 文景融合
600年歷史德內大街嶄新亮相

優化道路線形、新增路側停車位、整治小微綠地、修繕沿街立面……經過近一年的精心建設和持續治理,什剎海街道德勝門內大街空間品質綜合提升項目日前竣工,全長1700餘米的德勝門內大街重裝亮相。舒適慢行、出門見綠、文景融合……這條擁有600餘年歷史的老街煥發了新的活力。


德內大街始建於元代,北起德勝門,南至地安門西大街,是什剎海地區貫通南北的幹道,沿線串連起7個社區、26條傳統街巷和1處濕地公園。慶王府、梅蘭芳紀念館等文物保護單位均坐落於大街兩側。
別看可打卡的景點不少,曾經,周邊居民對大街環境並不滿意:路面偏窄、沿街外立面雜亂、缺少休憩空間、停車難。德內大街268號院居民、年過八旬的徐老先生腿腳不便,總盼著家門口的台階能換成無障礙坡道。「專班來走訪時我提了,人家認認真真記,還問我有沒有其他訴求。」老人對前期走訪的情況印象很深。


為了讓沿街外立面統一、美觀,街道聯合北京建築大學設計團隊參照老照片、查閱資料,用做「減法」的方式還原、修繕老牆,並在適當位置採用水刷石工藝,凸顯老街年代感。
經過一番整理,如今的268號院成了全街的「顏值擔當」:墨綠色的門扇、木梳背拱圈和兩層冰盤沿勾勒出當年風采。在此過程中,專班沒有忘記徐老先生的需求,將台階優化為適老化坡道。
「以前在院裡多,上街少,現在我也喜歡上街遛遛,在院門口和街坊聊聊天。」徐老先生說。


據瞭解,沿街外立面均已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位於梅蘭芳紀念館東側的「微公園」已經成為居民和遊客早晚納涼、休憩的首選。
別看這裡面積不大,玉蘭樹、黃楊、凌霄參差錯落,黃白相間的小雛菊點綴其中,綠植旁還設置了座椅。再仔細瞧,地面上裝飾著《霸王別姬》《天女散花》等京劇戲目名稱,均為「老街坊」梅蘭芳先生的代表作。
「現在不僅居民多了處『微公園』,大街還增添了一處與周邊建築協調、呼應的微景觀,一舉兩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此次改造提升共新建60處小微綠地,通過打開封閉綠地,釋放9處公共空間,增加一系列道路旁花池、小遊園,營造豐富的花園場景。
在優化外立面、增加公共空間的同時,德內大街交通狀況也有了質的飛躍。除適當增加路面寬度外,改造共設置路側機動車停車泊位101處,非機動車停放區57處。不僅如此,還增補行道樹52棵,優化道路中央綠化隔離帶,增設綠化帶915平方米,讓居民推窗見綠。
作為德內大街的標誌性建築,有著「一橋兩廟」之稱的德勝橋、真武廟、永泉庵之間的交通微循環也已打通。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將進一步展開。(張驁/文 方非/攝)

獨有文物古籍展示中華民族歷史長卷

夏日炎炎,民族文化宮大廳內人頭攢動,一批批大中小學生,一群群海內外遊客,懷著深厚的民族情感,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

文物古籍展展出了1500餘件文物古籍。

展覽分「大一統」「大交融」「大團結」三個單元,以豐富的史料文物,展示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歷史脈絡。開展以來,超過15萬人次參觀學習,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主辦方從館藏15萬餘件文物和51萬餘冊古籍中,遴選出1500多件體現「四個共同」「四個與共」的文物古籍。展品中包含一批珍貴、獨有的文物,例如三國時期沈瑩記述台灣風土人情的《臨海水土志》、新疆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大叔寫給領導人的信、西藏金瓶掣簽制度使用的金本巴瓶等。
華北電力大學一名大學生觀展後表示:「走在展廳,彷彿徜徉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唐朝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琴與長鼓,漢、滿、蒙三種文字版本的四書五經,百年來民族工作理論與實踐的珍貴文物資料,讓我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切共鳴。」


來自新疆的一名遊客深情地講:「這個展覽使用了全新的史料體系、敘事體系、話語體系,生動講述了五十六個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現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很有啟示意義。」
一位退休市民感慨地說:「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綿延五千年生生不息?中華民族為什麼幾千年來凝聚不散、牢不可破?這個展覽上就能找到答案!」
除文物古籍展外,主辦方會同北京市還在西單蒙藏學校舊址打造了首個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據悉,「一展一館」面向社會長期免費開放,需提前聯繫預約。
(王瑤琦 柴嶸/文甘南/攝)

逛演藝新空間 探城市新秘境
5條城市漫步路邀您打卡西城

日前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什剎海文化旅遊節,精心策劃推出「不期而遇 慢享西城」5條城市漫步精品線路。市民和遊客可以漫步、騎行或通過公交地鐵等多種綠色出行方式前往打卡。
西城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五條線路各有側重,希望市民和遊客能充分感受到西城在「博物館之城」建設、京劇文化發祥地文化傳承、夜遊文化消費促進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和創新之舉。
其中,遊客在「演藝新空間,跨界新體驗」線路,可以打卡富華齋餑餑鋪,領略古法糕點的製作工藝,騎車穿胡同、逛後海,慢品人間煙火氣,之後在西城區首批演藝新空間之一的鼓樓西劇場品讀話劇《邊城》。選擇「文博盡薈萃,博物話古今」線路的遊人可以探訪中國錢幣博物館,瞭解貨幣的歷史與變遷。遊人還可以跟隨「城市新秘境,融合再創新」線路,體驗海派風格濃厚的泰安裡文化藝術中心,去北京坊感受充滿現代創意的新北京商業氛圍。
目前這些線路已上線高德地圖,在高德地圖APP中搜索「慢享西城」「小德帶你游西城」或「北京遊玩路線」進入到活動專題頁,即可查看精品線路。
線路(1) 華燈初上時,蟬鳴中軸線
景山公園—荷花市場—地百遊船碼頭—銀錠橋—煙袋斜街
線路(2) 老號尋溯源,故居憶大師
正乙祠戲樓—鐵樹斜街—京劇發祥石—北京風雷京劇團—北京湖廣會館—點絳唇咖啡(戲曲博物館店)
線路(3) 文博盡薈萃,博物話古今
中國錢幣博物館—西長安街—西單大悅城—北京金融街—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
線路(4) 演藝新空間,跨界新體驗
西區劇場—京藝空間·梨園書社—富華齋餑餑鋪—鼓樓西劇場—鼓樓西大街
線路(5) 城市新秘境,融合再創新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市區泰安裡—北京坊—PAGE ONE(北京坊店) (李洋)

安全多彩省錢省心 秒沒!社區托管一「位」難求
暑假中,西城區不少街道社區紛紛推出公益性質的托管服務,給雙職工家庭解憂、給老人帶娃減負。精心設置的環節、只收取成本餐費,甚至免費的高性價比,令家長大呼「真香」,也形成一「位」難求的火爆態勢。

彩窗繪製完成,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作品。

公益免費 還有可口午餐
「很多建築都會應用到彩色玻璃花窗,它們不僅非常夢幻好看,還有悠久的歷史和極高的藝術價值……」上午10點半,戶外烈日炎炎,白紙坊街道光源裡黨群服務中心三層的多功能廳清涼、明亮、寬敞。負責美育提升課程的小林老師,正為圍坐一圈的孩子們講解著彩窗知識。
一番介紹過後,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紛紛動手在發放的塑料板上,創作起自己的彩色「玻璃窗」。這些孩子,是白紙坊街道「紅街坊·童學會」社區青年匯暑期成長營的首批營員,最大的十一歲,開學即將升入六年級,最小的則是位「准小學生」,剛滿六歲的小姑娘。參營期間,每天都會有豐富的活動、可口的午餐等待他們,而且全部免費。
「報名特別火爆,鏈接發出來就是秒沒,還有很多家長想要候補。」社區青年匯的社工小蒲和另一位同事負責成長營日常值班工作。她介紹,暑期成長營總共舉辦三期,每期一周,招募二十名孩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安排各類課程,幫助解決雙職工家長看護孩子的難題。
成長營的日程設置十分用心,每天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半,以四十分鐘為一堂課,包含生活技能、硬筆書法、美育提升、音樂手工等等,均不重樣。還留出了充足的午飯午休、寫作業、看繪本時間。
11點半,熱氣騰騰的四菜一湯午餐準時送到,香味兒引得人肚子咕咕叫。「哇,大雞腿兒!」幾個調皮的孩子圍攏過來張望。「看誰最乖,先收拾好!」小蒲和同事邊督促孩子們整理桌面、洗手,邊發放一份份餐食。這些午餐都是旁邊的養老驛站配送的,低油少鹽,同樣適合兒童。
用餐時,工作人員忙個不停,發放抽紙,關注誰愛吃或不愛吃的菜品,挨個為孩子們拍照……「每期成長營我們都會建群,把孩子上課、吃飯、做手工、玩遊戲等場景發到群裡,讓家長放心。」

午餐時間,最小的營員正認真吃飯。

作息規律 課程獨具特色
前來參加托管的小朋友,有相當一部分並非家中無人看管,而是父母認為,相比把孩子留給老人,保持規律作息、和同齡人接觸玩耍更有質量。從這一層面來說,辦在社區的托管班,經濟實惠,安全放心,被越來越多家長視作「看娃」的得力助手和更優選擇。
開學將升入二年級的小付,住所距服務中心尚有一段距離,參營期間,需要媽媽騎車或由爺爺坐地鐵接送。即便這樣,家長也傾向讓他每天按時參與活動。
中午時分,家長劉女士來到成長營,探頭張望正在用餐的女兒小坤。她說,剛放假時,她把孩子送到輔導機構托管了兩周,每天費用二百元,這周總算搶到一期公益托管,能省不少錢。
雖然家中沒有老人幫忙,已經十一歲的小坤其實也可以自己在家。「就是媽媽不放心。」小坤調皮地笑笑,「她不是不放心我的安全,是關注我的作業寫沒寫,擔心我在家玩手機、看電視,就把我送來了。」
這代表了不少「大孩子」家長的想法,小蒲稱,有些家長直言,不希望孩子單獨在家,一覺睡到中午,沒完沒了地看電子產品。「願意送來讓我們督促著學些東西、完成作業。」
組織托管的過程中,除了購買第三方課程,有些社區還根據自身情況,整合資源,形成獨具特色的托管風格。例如三十公里外的中倉街道佟麟閣社區少年之家邀請志願者教孩子唱歌、講繪本、做非遺創意手工,太極隊教孩子「五禽戲」。
一些轄區共建單位也紛紛「送課上門」,例如銀行員工普及金融反詐知識,錢從哪兒來、認識人民幣、電話手錶防騙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還有單位帶來小小急救官的職業體驗,孩子們互動頻頻,收穫多多。這些特色課程,讓社區托管的日常更為豐富,也是普通托管機構不具備的資源。( 魏婧 /文並攝)

學藝又學技 別樣夜生活
西城青年夜校歡樂開課

幾個空碗、三枚小球,魔術師信手一指,小球在幾個碗之間「自由移動」,這就是傳統古彩戲法——三仙歸洞。


日前,西城廣內街道廣藝家社區青年匯內,一場魔術課拉開了「西城青年夜校」的序幕。從第一節課到今年9月底,首期夜校將為西城青年提供職業技能、文化藝術、科學普及、體育運動、生活技能等五大類課程,均為公益課。
「以前在電視上看過這個魔術,太好玩了。」一位學員說。台上的魔術師一邊表演,一邊講解,台下的年輕人們擺弄著空碗、小球,雖一時難以掌握竅門,卻玩得不亦樂乎,笑聲充滿課堂。
這次夜校選擇魔術課開班,目的就是吸引青年上班族和大學生,讓他們在工作、學習之餘放鬆身心,愉悅心情。


「希望大家能在夜校學到實用的技能,但更重要的是放鬆身心。每個課程都沒有硬性考試,大家可以輕鬆快樂地學。」夜校負責人說。
時下,「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新型生活方式受到年輕人追捧,上夜校逐漸成為新風尚,西城青年夜校應運而生。細看課表,夜校課程覆蓋週一至週五,包含魔術、流行歌曲演唱、美妝、香道、彩鉛繪畫、手機攝影等多個類別,上課時間為19:30至20:30。
「招募範圍是18至40週歲青年,開課前三天在相應公眾號報名即可,每節課人數上限為20人。」夜校負責人說。
儘管剛剛開課,報名參加的人數不少。很多參與者表示,夜校就像一個成人版的「少年宮」,在拓展技能之餘,也幫助大家找到了同好者、擴大了朋友圈。(張驁)

臨清貢磚成恭王府新展主角

「大匠之手澤 年代之磋磨——官式建築營造技藝(恭王府)瓦作專題·臨清貢磚燒製技藝精品展」日前在恭王府博物館嘉樂堂開幕。歷史悠久的臨清貢磚成為這場展覽的絕對主角。

臨清貢磚燒製技藝傳承人展示部分技藝流程。

「臨清的磚,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臨清,運河漂來的北京城。」這是觀眾進入展廳讀到的第一句話。專家介紹,臨清貢磚是明清時期官辦燒製用於皇家建築及北京城營建的御用城磚。從乾隆四十五年和珅奉旨營建公主府,再到恭親王對府邸的修繕及花園營建,所用牆磚與地磚大多是臨清貢磚。
展廳裡,10塊老磚最聚人氣。其中一塊磚上的銘文寫有「道光年臨磚窯戶程加祿作頭崔桂造」,體現了臨清貢磚「責任到人」的生產規範。目前,恭王府還有54塊帶銘文磚,很多明確鈐印「王府足制」。類似銘文磚在北京其他王府和圓明園中均有發現。恭王府工作人員透露,銀安殿西配殿朝南的牆上和府邸東牆上,還保留著一些帶有銘文的臨清貢磚,歡迎遊客去「尋寶」。
遊客還可通過圖文,瞭解貢磚沿大運河進京的故事,細賞難得一見的恭王府府邸建築脊獸全形拓。展覽全景揭秘了北京市級非遺項目「官式建築營造技藝(恭王府)」和國家級非遺項目「臨清貢磚燒製技藝」。觀眾可看到臨清貢磚燒製技藝土、泥、坯、燒四大流程、16道工序全過程。(劉冕/文 武亦彬/攝)

西城8家「演藝新空間」授牌

西城區首批「演藝新空間」授牌儀式日前在天寧1號文化科技創新園東方藝空間舉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繁星戲劇村、正乙祠戲樓、鼓樓西劇場、東方藝空間、西區劇場、A33劇場、魅現場8家特色鮮明的新型演出空間獲此授牌。
西城區首批授牌的8家「演藝新空間」涉及類型廣泛,既有知名小劇場改造煥新的沉浸式劇場、文物活化利用的古戲樓、文化產業園、新空間集群,也有坐落於商業綜合體的新型演藝場所、複合型文化空間等。授牌的8家「演藝新空間」代表一致表示,將創作出更多高水平的文化產品,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演出活動,為群眾帶來多樣化的文化體驗。


西城區目前有市級文化產業園區15個,以國家大劇院、天橋藝術中心為代表的營業性演出場所經營單位47家,以國家京劇院、中央芭蕾舞團等為代表的文藝表演團體77家。西城區也是北京市唯一擁有區屬專業藝術演出團體的區,北京風雷京劇團、北京雜技團、北京皮影劇團3家區屬藝術院團在演藝界也頗具影響。
北京市演藝服務平台公佈的首批15家演藝空間培育入圍項目中,位於西城區的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西區劇場、東方藝空間、繁星戲劇村、正乙祠、鼓樓西劇場6家「小劇場」入圍。(西公/文並攝)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