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市專刊】「尋美·廊坊」非遺作品展

1 min read

登載「尋美·廊坊」優秀非遺作品,帶領大家認識非遺、瞭解非遺、走近非遺,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廊坊智慧、歷史底蘊和匠心精神,全面展示廊坊非遺風采。

 文安篇
麵塑,也稱捏麵人,是一種歷史悠久且富有藝術性的傳統民間工藝,製作過程中麵塑藝人隨手取材,輔以簡單工具,幾經揉搓捏壓,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便可脫手而成。製作麵塑的技法非常講究,要選用上好的富強粉與少許糯米粉和成麵團,經過捏、剪、割、搓、拼、擠、鑲嵌、壓花等手法,捏出不同藝術造型。

麵塑-作者:李長友
麵塑-作者:李長友
玻璃油畫-作者:裴小苓

玻璃油畫,顧名思義就是在玻璃上繪製油畫,是一門依憑鏡面特性的反筆民俗工藝。在紙上作畫,是由遠及近畫畫,而在玻璃上作畫,則是由近及遠。玻璃光滑,顏料很難附著,必須慢慢移筆,畫好一層顏色後,等到顏料完全乾燥後才能畫第二層,構思和顏色的層疊非常有講究。玻璃油畫既有素描基礎,又有版畫傳承,更兼水彩畫與油畫技法。完成一幅人物較少、設計較簡單的玻璃油畫,至少需要選料、擦玻璃、起稿、調金銀粉、勾線條、填充顏色、襯色等工序,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廣陽篇
脫胎漆器,古稱夾紵,與景泰藍、景德鎮瓷器並稱中國傳統工藝「三寶」。脫胎漆器具有胎薄體輕、堅固耐用,色澤明亮、光彩奪目,防腐、耐酸、耐鹼等特性,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一件脫胎漆器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要經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往往數月才能出一件產品。傳承人在明清時期的宮廷藝術基礎上,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將「布胎成型」「金漆填描」「玳瑁帶動、寶石鑲嵌」3 種絕活集於一身,使脫胎漆器裝飾技法豐富多樣、色彩明麗和諧。

脫胎漆器-作者:許曉芳

 安次篇
谷氏香,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傳承悠久,目前是河北省的省級傳統制香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制香採用古法,手工匠作,用料講究,取自天然香品。香材分為沉香、檀香、薄荷、乳香、靈香草等28種基礎香料。按不同屬性特點劃分,有線香、瀑布香、香丸、香片等不同種類。古法制香大概需要備粉、和香、醒香、制香、理香等10多道工序精心製作才能完成。

谷氏香-作者:谷俊明
谷氏香-作者:谷俊明

刺繡,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手工刺繡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圖案工整絹秀,色彩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艷相宜,繡工精巧細膩絕倫。就刺繡的針法而言,共有 9 大類 43 種,主要有齊針、掄針、套針、施針、亂針、滾針、切針、平金、打點、打子、結子、網繡、冰紋針、挑花、納錦、刻鱗針、施毛針、穿珠針等,採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生產不同的線條組織和獨特的手工刺繡藝術表現效果。為適應現代人的審美,在傳統「京南御繡」技藝的基礎上,傳承人不斷在針法、技法、材料和形式方面嘗試、探索,融入現代元素,創新出圍巾、披肩、旗袍、手絹等服飾和團扇、台屏、卷軸畫、屏風等裝飾品。

 霸州篇
勝芳布藝,代表作有老虎鬥篷、老虎帽子、布魚、布老虎、貓鞋、豬鞋、獅子鞋、雙虎枕等。每一件作品都要先構思成圖,然後用剪刀剪出小樣,再次用筆畫在紙上,最後畫在布匹上裁剪並縫製出成品。製作過程完全靠手工一針一線地縫製出來,並且要針腳細密,做工嚴謹,非常考量製作者的手藝和耐心。俗話說「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勝芳布藝非常講求圖案的搭配和寓意,針針線線都浸染著不同的美好寓意,頗受當地群眾的喜愛。2018年,「布藝」被列入第六批廊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勝芳布藝-作者:李鳳霞
勝芳布藝-作者:李鳳霞

 大廠篇
花絲鑲嵌,又稱「細金工藝」,是傳統奢侈品手工製作技藝。此項技藝是由花絲和鑲嵌、鏨刻、燒藍等工藝構成,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鎪、捶、悶、打、崩 、擠 、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花絲鑲嵌製作技藝精細、造型多樣、釉彩純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學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花絲鑲嵌-作者:馬維盛

景泰藍,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正名「銅胎掐絲琺琅」,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琅」,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將琺琅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器物。其製作技藝極其繁瑣,不僅需要經過設計紙稿、胎型製作、掐絲過程、點藍、燒藍、磨光、鍍金七道大工序,還有上百步小工序。景泰藍被列為京城工藝四大名單之首,列入燕京八絕之一,因其精美華貴,被譽為「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