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入夏濕熱至 中藥外用方配合節氣防疫病

1 min read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端午將至,氣候開始悶熱潮濕。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群耀醫師提供三種中藥外用方,過端午時,也可由中藥外用方「早預防、扶正氣、重祛邪、防傳變」四面向,預防新冠病毒的侵襲。
農曆五月氣候濕熱,蟲虺滋生,是古人防疫的月份。《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亦被視為「惡日」,更是一整年極惡的一日。古人認為菖蒲、雄黃的味道可以驅趕毒蟲,所以會在端午日的午時飲菖蒲酒、雄黃酒,或塗抹雄黃酒在小孩額頭,或配戴含菖蒲、雄黃粉末的香包,藉以驅趕蟲虺,趨吉避凶。

台灣正受Omicron新冠病毒侵擾,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群耀醫師認為,新冠病因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主要病位在肺,亦可累及脾、胃等多個臟器。病程中出現疫毒之邪夾風、寒、暑、濕、熱、燥、瘀等病機變化,符合《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的論述,屬於中醫學「疫病」範疇。

鄭群耀醫師表示,台灣屬於典型海島氣候,濕熱多雨,每逢端午,共同感受就是濕、悶、熱,而濕邪多從熱化。從中醫「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角度來看,面對端午時節的新冠疫情,主要著重在「早預防、扶正氣、重祛邪、防傳變」等四個面向。配合端午節氣,鄭醫師推薦三種中藥外用方,提供大眾可自行在家操作使用,配合節氣又防疫。

一、中藥香囊:兩千多年前,民間就有佩戴香囊避除穢惡之氣的習俗,配合端午節氣,民眾可以準備一個香囊,將廣藿香、冰片、石菖蒲、艾葉、沉香、佩蘭、草果、肉桂、蒼朮等藥材研磨成粉,放入香囊隨身攜帶,就像帶著一個作用非凡的「空氣淨化器」。

二、中藥外洗:鄭群耀醫師指出,皮膚是人體的「免疫系統」之一,濕熱氣候增強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而引發各種皮炎、濕疹、手足癬疱、蕁麻疹等皮膚類疾病。病原菌環繞人體四周,容易附著人體皮膚,只要皮膚有破損,病毒或細菌就容易入侵人體。建議可將菖蒲、生艾葉、佩蘭等芳香草藥混合加水煎煮,取出藥液加入適當溫度熱水洗浴,預防皮膚疾病,強化皮膚防禦功能。

三、艾草燻蒸:鄭群耀表示,艾草在民間廣泛使用,具「避邪」、「禳毒氣」作用。現代研究亦證明艾草燻蒸對多種病毒、病菌都有抑制作用;民間亦有「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說法,說明常用艾草燻蒸居室,可有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維護健康。在注意防火條件下,可使用點燃後的艾草來燻蒸家居,抑制空氣中病毒與細菌滋生。

鄭醫師提醒,除了建議的中藥外用方,勤洗手、戴口罩仍是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重要防疫措施。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