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園頭溪改善計畫遭中央駁回 黃守達籲市府挑選路段優先施作

【記者官達里/台中報導】2019年「臺中市麻園頭溪流域藍綠空間改善第一期工程」送中央「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申請補助,最後因評比偏低,暫緩核列。市議員黃守達今(16)日在議會質詢指出,。至今已經過二年有餘,都不見盧市府的後續動作,進度為零。黃守達要求,市府應該把接下來的規劃與期程說清楚講明白,並挑選路段優先來施作改善。之前提及的電箱擋道問題也應盡快來處理。

台中市議會今日進行都建水委員會業務質詢。黃守達說,根據過去市府的簡報顯示,麻園頭溪沿岸,公益路至五權西路段,有喬木浮根破壞人行道、無障礙坡道過陡、步道連續淨寬不足、設施物阻擋步道通行等問題。他自己的服務處也辦過不少會勘,包含人行道淨空間不足、地面破損、無障礙空間等大大小小的問題。許多問題原預計於麻園頭溪改善工程可一併處理,卻遲遲未見後續。

黃守達質疑,難道麻園頭溪周遭的人行空間就要從此這樣放著爛嗎?不能因為一個補助沒拿到,台中市就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規劃。必須把接下來的計畫與期程釐清,該爭取的資源就要盡力去爭取,並挑選路段優先來施作改善。

黃守達強調,去年他曾質詢過電箱擋道問題。根據建設局回覆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人行道受電箱阻礙通行淨寬「未達0.9公尺」的路段有336處,「大於0.9公尺未達1.5公尺的」的路段數量,共171處,總計507處。而從阻礙分佈情形圖與實際情況來看都可以發現,麻園頭溪沿岸人行道有許多電箱擋道,致人行空間不足的情況,包含大忠街、忠明南路等都有這樣的情形,顯見此處人行道有急迫優化的必要。

黃守達也進一步詢問,建設局將道路變電箱阻礙改善規劃為三個階段,分短中長程,短程為配合前瞻計畫人行改善路段作為示範路段;中程為挑選既設人行道總寬度達2公尺及路幅達一定寬度以上具人潮之路段執行改善;中長程則以人行道寬度不足及路幅達一定寬度,執行難度高但具改善效益之路段來做。那具體時程呢?

建設局長陳大田於會中回覆,第一階段已進行中,預計於10月左右完成,會接續進入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