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官達里/台中報導】學校原本應成為社區共學、親子交流的平台,但卻傳出國小烹飪教室租借費用高昂、程序僵化,讓社區無法使用。市議員陳雅惠批評,此現象早已偏離當初「校園社區共融」的理念,要求教育局介入檢討,建立合理的開放與減免機制。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學校在訂定場地收費時,確實會考量安全與設施維護成本,尤其烹飪教室涉及火源、用電與設備耗損,管理上需更加謹慎。不過,教育局將進一步了解實際情況,研議調整方向。
他強調,學校公共設施應成為社區共享資源,教育局支持各校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開放場地,並督導檢討收費合理性,避免與公益活動脫節,讓校園成為市民共同學習與交流的空間。
陳雅惠指出,有社區總幹事反映,想結合學校的愛心媽媽工作隊共同舉辦烹飪活動,推動親子交流與生活教育,但一詢問收費,學校開出「天價」,不含冷氣每小時800元、含冷氣1500元,清潔費500元、場地維護費1000元、保證金1000元,一場兩小時活動就得花上六千多元,幾乎等同勸退社區。
她表示,該校烹飪教室原由前校長推動,設立理念是「讓學校成為社區的廚房」,鼓勵家長、志工與鄰里共學共用、不收費。如今卻變成高收費、難租借,甚至連申請都沒回覆,讓社區覺得被拒於門外,已違背教育的共享精神。
陳雅惠強調,依據「台中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場地開放使用管理收費參考基準表」,各校收費僅為上限,學校可視公益性質減收或免收。她要求教育局明定標準,讓真正具教育性、公益性的社區活動能享有減免優惠。
她建議,制定「社區教育合作減免指引」,明確規範免收條件;將愛心媽媽隊、學校志工共辦活動納入教育性範疇;督導學校公開收費標準、建立回覆期限與聯絡窗口。